一、间歇式沥青拌和站的组成
间歇式沥青拌和站主要由冷料仓、冷布料系统、冷料输送系统、燃烧干燥系统、通风除尘系统、热料提升机、振动筛、热料仓、粉料输送系统、沥青输送系统、计量系统、搅拌筒、控制系统、成品料输送及储存系统、沥青加热及保温系统等组成。
二、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的质量主要体现在稳定度和流值上,反映了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与原材料的质量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密切相关。因此,要控制混合料的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原材料质量控制
沥青的原材料主要有粗集料、细集料、矿粉、沥青等。
(1)粗骨料
粗骨料是指粒径大于2.36毫米的碎石..在沥青混凝土中形成一个框架以保持稳定性。因此,其力学性能应满足要求,并具有良好的形状。针片含量低,不风化,无杂质,表面粗糙,内耗高。
(2)细骨料
细骨料是指大砂、石屑等。粒径为0.075~2.36。在外观上,应洁净、无风化、无杂质,有适当的颗粒组成和可能的棱角,以增加颗粒间的连锁作用,减少骨料间的孔隙。
(3)沥青
使用沥青前,检查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指标是否符合交通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在沥青的选择和使用中,既要考虑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又要考虑低温抗裂性。因为沥青等级越高,针入度越大,稠度越低,需要根据不同的路面层数选择不同类型的沥青,面层采用较薄的沥青,提高面层的抗裂性;中、下层采用较厚的沥青,提高抗车辙能力。含蜡量应控制在3%以下。如果含蜡量过高,会影响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也会影响沥青的粘附性。
储存沥青时,不同来源、不同等级的沥青应分开储存。在加热保温过程中,沥青的温度应控制在不超过180度,以免沥青老化。
对于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储存,应制定防离析措施。因为沥青和聚合物的分子量相差很大,所以往往不相容。聚合物改性沥青在高温下储存时,如果储存时间过长,或者搅拌不进行或搅拌不够,聚合物颗粒在高温下会结块,在沥青上部形成乳化层结皮,影响沥青的性能。如果改性沥青的储罐没有搅拌装置,且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差,则改性沥青的储存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
(4)填料
填料的作用是与沥青形成沥青胶浆,增加沥青混合料的粘附力。填料拌合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沥青混合料中的游离沥青。如果有游离沥青,沥青混合料的粘附力就会降低,就会出现油泛现象。填料应符合细度要求,不含杂质。在使用袋装矿粉的情况下,要有存放场地,防雨防潮,通风干燥,防止矿粉淋雨。不得使用结块和潮湿的矿物粉末。有时为了提高沥青的粘附性,需要加入消石灰等添加剂。熟石灰要消化彻 底,细度符合要求。否则会起反作用,影响沥青混合料的质量。
2.冷材料初级分配的控制
冷料一次配料是根据配合比的要求,计算配料电机的转速和每个冷料仓的料门高度,从而确定各种物料的输送量,满足搅拌站连续生产的需要。如果冷料一次拌合不准确,会出现候料和溢料现象,影响拌合站的生产率和混合料的质量。试验人员要及时了解料场的投料情况,及时取样筛选,并分析相关数据。根据不同原料调整一次配料,保证混炼生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称重和计量控制
经振动筛筛分后,干燥后的骨料进入不同粒径的热料仓。试验人员得对振动筛筛分出的骨料进行取样和筛分,以确定每个热料仓中不同粒径材料的配料比。热仓筛分得在冷料一次分布稳定时进行,以保证筛分试验的准确性。通过筛选试验分析得到的生产配合比级配曲线应在目标级配曲线的允许范围内,并符合技术标准。在生产混合过程中,计量程序根据生产混合比的数据控制称重和计量。搅拌站操作人员不得随意更改配合比数据。不可能通过跳料和进料来提高搅拌站的生产率。